新闻网讯(通讯员武静)9月19日下午,武汉职业技术大学“数智赋能高校教师”系列培训第四期——“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课程建设路径与教学实践”专题讲座在凌曦楼B座一号会议室举行。培训旨在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助力教师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。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姚家玲教授担任主讲,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各教学机构相关负责人、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等60余人参训。

姚家玲教授以“全球高等教育进入智慧教育元年”为背景,系统阐释了智慧课程的内涵与核心特征。她指出,智慧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深度融合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新形态课程,核心在于实现“教 - 学 - 评”一致性,构建“师 - 生 - 机”三元协同教学结构,最终指向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。

明确智慧课程核心要义后,姚家玲进一步拆解其建设路径,将知识图谱作为核心抓手提出“四步走”系统方案:以顶层设计锚定课程目标,同步构建能力图谱与问题图谱;整合、新建、引入多模态教学资源,形成结构化课程资源库;依托资源库由 AI 辅助生成初稿,经教师二次修订完善知识图谱;落地智能备课、个性化学习、精准教学评价等全流程应用,并持续迭代优化。
为让理论更具实操性,姚家玲结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实践展开分享。她详细展示了AI 工具在智能备课、个性化学习路径生成、精准测评中的具体应用,以及教师如何依托数据反馈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,直观呈现了智慧课程如何实现因材施教与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。
讲座中,姚家玲还详解了智慧课程在提升课堂效率、培育学生AI素养与创新能力上的显著成效,并就知识图谱构建难点、AI工具适配场景、课程思政与智慧教学融合等问题,与参训教师深度交流答疑。
参训教师普遍认为,本次培训内容详实、案例鲜活且可操作性强,既打破了对智慧课程的认知壁垒,更明确了下一步实践方向。教师们表示,将主动拥抱教育数字化变革,把知识图谱等新技术融入本专业课程建设,以课程内涵升级与教学质量提升,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注入动力,助力学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地见效。